第一百三十五章 最终堡垒计划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可若不把整个阶层构架犁一遍,哪怕X迪大仙在世,也要不了多久就会打回原形。
中原星借着人族几乎绝种的机会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道灵界大概也要生灵涂炭一番,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低密度灵石充能器的出现,让魔族意识到实力的天平正在摇摆,但想要掀起一场族群间的大战,还需要不少时间。
这个时间沈文剑也没浪费,拿出一个在中原星从未落实的史前计划——地下城市(避难所)。
玉剑山的地下、水下城市(避难所)项目一直都存在,项目资源分配的很少,进展也极慢。说到底,这是为了应付天灾期间人口增长压力用的,当机器人技术开始扩散后,各据点的防守压力都在减轻,对地下、水下城市缺乏硬需求。
不过,借着大型空间站、新玉石峰的建设经验与技术储备,玉剑山还是拿出了两份达到实用级的地下城建设方案。
地下城和空间站能扯上关系的,主要是包含气体和水的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能源。
两份方案里的先进建设方案,跟太空站区别不大,当然地下的人均空间会大很多。
另一套方案就是沈文剑这次筹备的,低门槛高性价比的实用地下城。
这套方案去除了核能和对资源循环率的高要求,地下城需要更频繁的和外界交流资源。
交流资源会给地下城带来额外风险,比如被伪装的魔族混进去之类的状况,造出大面积功能瘫痪甚至大量人口死亡。
但道灵界的技术和工程力量都达不到,哪怕沈文剑愿意放部分技术出去,把技术转为工程力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以外也不一定有人愿意负担高昂的地下城建设费。
此时,黄大发正在就该工程给王英俊做交代。
海边的外人都遣散了,王英俊还是三天两头往这边跑,有事随时能找到。
“地下城计划建在这里。”黄大发指着地图说着,又拿出一卷很大的图纸展开,“初期先给你一千万两,按这套图挖空和加固,普通人挖这种工程太慢太危险,找修士做。预算很粗糙,钱不够的话记得带着账本来要。”
虽说王家已经达成一致,黄家怎么说就怎么做,可到现场,王英俊还是再次震撼于人家的手笔。
按着图纸册的比例,这个地下城由上下三层,共十六个地下大厅组成,每个大厅直径为两百六十米,高度三十五米。
“若是挖塌了怎么办?”王英俊问。
“所以挖的时候尽量用土系修士,碰到没把握的岩层就过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再想办法。最重要的是入口几个厅,多花些钱,请强点的修士弄牢固些。”
王英俊又看了一阵图纸,说:“都由王家规划?可我们刚刚才‘散尽家财’的。”
黄大发笑着说:“直说给别人办事就行,他们想到谁都别解释。”
王英俊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所以要问,还是想知道黄家背后大仙是什么态度,若是能搬出大仙的名头,做事会容易很多。当然不是说没大仙罩着就活不下去,只是需要大点的地方会更多些,这都会花钱花人情。
“另外还麻烦王家做件事。洞挖出来之后的建设还是要靠普通人慢慢做,到时候需要一批识字能算数的匠人,先来两百个吧,要多少钱报过来就行。”
黄大发倒没客套,这事确实比较麻烦。
识字是知识垄断的基础,教书先生在这个体系里成长,虽然只勉强脱离底层,也不自觉的反感教导泥腿子。
学算数的难度就更大,知识垄断导致世上找不到成体系的公理、定律,所有懂算数的人水平都不一样。
教育本身是个专业活,一般教书先生,能教会加减乘除就很厉害了,可这样的水平,想把后面的图纸变成实际工程难度会很高。
沈文剑的办法是广撒网,不指望匠人们现阶段就有多高的水平,有基础识字算数能力的人多了,总会有几个天赋稍好点的……其实都不要天赋,只肯下功夫的,就一定能达到照章办事的程度。
为地下城准备的匠人基数一上来就是两百人,放到工业化的世界不算什么,可道灵界一个镇子里都找不出十几个专职泥瓦匠,要凑齐两百号人放下工作去学习谈何容易。
人都很在乎自己的位置,比如一个泥瓦匠每月里能赚八钱银子,一个月给他八钱,他还会担心学习几年后镇上做房子的都不认他,而没有生意。
总之很多对王家而言不算大事的小麻烦要处理,海边这十几个肯定不会一个个去跟人费口舌。
王英俊把事情都记下,回去开始组织人力。
稍后加入灵石销售的陈家与孙家也没闲着,他们晚半个月接到消息来海边谈话,也拿到五百万两。
他们两家的任务是准备建筑材料,特别是那些要烧制的东西。
别管技术多强,为了同时兼顾耐用、成本可控、容易维护,地下城的建设少不了水泥。
水泥的生产门槛不高,但要做出高标水泥技术含量也不低,为保证长期安全,黄大发把水泥生产、实用、囤积的综合手册拿出来以外,还拿出两套居家空间改的小工厂,专用于生产高标号水泥。
用居家空间的工厂不是做技术保密,主要还是移动方便,地下城计划需要的水泥是个天量,道灵界现有的生产能力,短期内甚至无法提供石灰石之外的原料,后面水泥还得在地下慢慢生产。
任务都分下去之后,沈文剑就时不时去施工现场看看,顺便也以考试的名义,让刘湘香的徒弟罗山、罗雨两个做点事。
地下城的建设难点不在于挖坑,当然故意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挖坑不算。
通风,才是地下城真正的心脏。
用绿植加人工光照能提供的氧气有限不说,仍然有堆积二氧化碳的风险,而且一堆人在里面生活,空气不流动也会臭掉。
所以即使是高性价比的地下城,通风仍然是很庞大的工程,眼前的地下城,主通风管就会有四层楼那么高,通风管还会配置专门的维修通道,顺便把其他缆线汇聚到通风维修通道的另一侧。
沈文剑几个现在在工地视察,就是为了保证通风预留地能够按图施工。
地下城通风管道的注意事项极多,为保证通风效率、降低维护频率,主管道要尽量直,弧形也可以,但直角绝不能允许,否则就会失去未来的拓展性,一旦加入排烟量较大的设施,必然会在大拐角处大量堆积烟尘,造成通风效率降低、堵塞、失火甚至毒气倒灌。反正不能寄希望于每个时期的管理、故障排除都处在很高的水平,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解决掉。
这个计划叫“最终堡垒”的地下城,主通风管道螺旋上升连接到工程上方的一座小山丘,小山丘还要整体改造,不过暂时不急。
图纸上看着主通风管,就跟主通道似的,但也只是在挖洞阶段如此,等到建设它的管壁、维修通道分离时才会变得不一样,若能高标准的完成通风管,十六个地下大厅扩展到二十五个,人口容量提升至三十万都不成问题。
可若不把整个阶层构架犁一遍,哪怕X迪大仙在世,也要不了多久就会打回原形。
中原星借着人族几乎绝种的机会做出了一定程度的改变,道灵界大概也要生灵涂炭一番,才会有更好的未来。
低密度灵石充能器的出现,让魔族意识到实力的天平正在摇摆,但想要掀起一场族群间的大战,还需要不少时间。
这个时间沈文剑也没浪费,拿出一个在中原星从未落实的史前计划——地下城市(避难所)。
玉剑山的地下、水下城市(避难所)项目一直都存在,项目资源分配的很少,进展也极慢。说到底,这是为了应付天灾期间人口增长压力用的,当机器人技术开始扩散后,各据点的防守压力都在减轻,对地下、水下城市缺乏硬需求。
不过,借着大型空间站、新玉石峰的建设经验与技术储备,玉剑山还是拿出了两份达到实用级的地下城建设方案。
地下城和空间站能扯上关系的,主要是包含气体和水的资源循环利用,以及能源。
两份方案里的先进建设方案,跟太空站区别不大,当然地下的人均空间会大很多。
另一套方案就是沈文剑这次筹备的,低门槛高性价比的实用地下城。
这套方案去除了核能和对资源循环率的高要求,地下城需要更频繁的和外界交流资源。
交流资源会给地下城带来额外风险,比如被伪装的魔族混进去之类的状况,造出大面积功能瘫痪甚至大量人口死亡。
但道灵界的技术和工程力量都达不到,哪怕沈文剑愿意放部分技术出去,把技术转为工程力仍然需要很长的时间,他以外也不一定有人愿意负担高昂的地下城建设费。
此时,黄大发正在就该工程给王英俊做交代。
海边的外人都遣散了,王英俊还是三天两头往这边跑,有事随时能找到。
“地下城计划建在这里。”黄大发指着地图说着,又拿出一卷很大的图纸展开,“初期先给你一千万两,按这套图挖空和加固,普通人挖这种工程太慢太危险,找修士做。预算很粗糙,钱不够的话记得带着账本来要。”
虽说王家已经达成一致,黄家怎么说就怎么做,可到现场,王英俊还是再次震撼于人家的手笔。
按着图纸册的比例,这个地下城由上下三层,共十六个地下大厅组成,每个大厅直径为两百六十米,高度三十五米。
“若是挖塌了怎么办?”王英俊问。
“所以挖的时候尽量用土系修士,碰到没把握的岩层就过来跟我说一声,到时候再想办法。最重要的是入口几个厅,多花些钱,请强点的修士弄牢固些。”
王英俊又看了一阵图纸,说:“都由王家规划?可我们刚刚才‘散尽家财’的。”
黄大发笑着说:“直说给别人办事就行,他们想到谁都别解释。”
王英俊点点头表示明白。
他所以要问,还是想知道黄家背后大仙是什么态度,若是能搬出大仙的名头,做事会容易很多。当然不是说没大仙罩着就活不下去,只是需要大点的地方会更多些,这都会花钱花人情。
“另外还麻烦王家做件事。洞挖出来之后的建设还是要靠普通人慢慢做,到时候需要一批识字能算数的匠人,先来两百个吧,要多少钱报过来就行。”
黄大发倒没客套,这事确实比较麻烦。
识字是知识垄断的基础,教书先生在这个体系里成长,虽然只勉强脱离底层,也不自觉的反感教导泥腿子。
学算数的难度就更大,知识垄断导致世上找不到成体系的公理、定律,所有懂算数的人水平都不一样。
教育本身是个专业活,一般教书先生,能教会加减乘除就很厉害了,可这样的水平,想把后面的图纸变成实际工程难度会很高。
沈文剑的办法是广撒网,不指望匠人们现阶段就有多高的水平,有基础识字算数能力的人多了,总会有几个天赋稍好点的……其实都不要天赋,只肯下功夫的,就一定能达到照章办事的程度。
为地下城准备的匠人基数一上来就是两百人,放到工业化的世界不算什么,可道灵界一个镇子里都找不出十几个专职泥瓦匠,要凑齐两百号人放下工作去学习谈何容易。
人都很在乎自己的位置,比如一个泥瓦匠每月里能赚八钱银子,一个月给他八钱,他还会担心学习几年后镇上做房子的都不认他,而没有生意。
总之很多对王家而言不算大事的小麻烦要处理,海边这十几个肯定不会一个个去跟人费口舌。
王英俊把事情都记下,回去开始组织人力。
稍后加入灵石销售的陈家与孙家也没闲着,他们晚半个月接到消息来海边谈话,也拿到五百万两。
他们两家的任务是准备建筑材料,特别是那些要烧制的东西。
别管技术多强,为了同时兼顾耐用、成本可控、容易维护,地下城的建设少不了水泥。
水泥的生产门槛不高,但要做出高标水泥技术含量也不低,为保证长期安全,黄大发把水泥生产、实用、囤积的综合手册拿出来以外,还拿出两套居家空间改的小工厂,专用于生产高标号水泥。
用居家空间的工厂不是做技术保密,主要还是移动方便,地下城计划需要的水泥是个天量,道灵界现有的生产能力,短期内甚至无法提供石灰石之外的原料,后面水泥还得在地下慢慢生产。
任务都分下去之后,沈文剑就时不时去施工现场看看,顺便也以考试的名义,让刘湘香的徒弟罗山、罗雨两个做点事。
地下城的建设难点不在于挖坑,当然故意在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挖坑不算。
通风,才是地下城真正的心脏。
用绿植加人工光照能提供的氧气有限不说,仍然有堆积二氧化碳的风险,而且一堆人在里面生活,空气不流动也会臭掉。
所以即使是高性价比的地下城,通风仍然是很庞大的工程,眼前的地下城,主通风管就会有四层楼那么高,通风管还会配置专门的维修通道,顺便把其他缆线汇聚到通风维修通道的另一侧。
沈文剑几个现在在工地视察,就是为了保证通风预留地能够按图施工。
地下城通风管道的注意事项极多,为保证通风效率、降低维护频率,主管道要尽量直,弧形也可以,但直角绝不能允许,否则就会失去未来的拓展性,一旦加入排烟量较大的设施,必然会在大拐角处大量堆积烟尘,造成通风效率降低、堵塞、失火甚至毒气倒灌。反正不能寄希望于每个时期的管理、故障排除都处在很高的水平,这些问题必须在设计阶段就解决掉。
这个计划叫“最终堡垒”的地下城,主通风管道螺旋上升连接到工程上方的一座小山丘,小山丘还要整体改造,不过暂时不急。
图纸上看着主通风管,就跟主通道似的,但也只是在挖洞阶段如此,等到建设它的管壁、维修通道分离时才会变得不一样,若能高标准的完成通风管,十六个地下大厅扩展到二十五个,人口容量提升至三十万都不成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