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五章 下谷
“那要看你说的有没有价值?”
老头叹了口气,慢慢转身坐下,悠悠的道:“绝对不会是我们的人做的。在几年前的时候,一个线人被人蛊惑,带了外人入谷,结果那几个外人武艺高强,整个山谷都被他们控制住了,我们的人反而当牛做马,还要好吃好喝的服侍他们。”
“这山谷早就不是我们的了,可亲人都在谷内,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人又能怎么样?”
许世暄问道:“他们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来的?有多少人?”
“来了有五六年了吧,不知是什么身份,人数也不太多,只知道他们武艺高强。而且,我这里消息闭塞,即便有什么事也不会传到这里来。”
“那你们又是什么人呢?”
老头惊异的扭过头来看着他,此时他相信许世暄是真的不知道了,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再想装普通百姓是不可能了。
老头心中满是懊恼,是他害了大家呀!
许世暄也不再说话,静静的等着他。
沉默了许久,老头言道:“我们是武梁王部属的家眷,当年武梁王战亡后,有个幸存的副将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安置,只是为了能让后世有个安宁的日子罢了。”
许世暄是知道武梁王的,当年曾和太祖皇帝一争天下,这谷中之人居然是武梁王部属的家眷后裔。只是,部属的家眷也用不着这样躲躲藏藏的呀,任何一个新朝新君,为了显示仁慈,拉拢人心,都不会赶尽杀绝的。
除非还有人!
“是不是武梁王还有后代?”许世暄又问道。
老头被他问的一愣,反应过来后高声道:“没有!我们只是一些妇孺,连个懂武功的都没有!”
这种事是机密,想来老头当年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自然不知道。许世暄不再追究,而是问起了其他事情,“他们控制了山谷?你们不会逃跑吗?”
老头苦涩一笑道:“山谷中只有一条密道通向外界,我们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怎么跑?”
“就是大黄狗跑去送信的那处?”
老头颔首道:“那是出口,密道里有他们的人坐阵。”
“老人家说的这些,我们到谷内自然会验证一番,若是属实,不但把大家解救出来,还会从宽相待。若是耍花样的话,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许世暄回到帐篷后,让人上了一壶热茶,又把楚舒凰请了过来。老头说的情况细想的话其实没说出什么,却还不能等闲视之。
楚舒凰听完他的复述后,想了想道:“你觉得能不能策反那些武梁王部属的后裔,我们里应外合?”
许世暄摇了摇头道:“这种情况我也想过。这个老人家被派到这样的地方来,肯定不是什么受重视的人,而且多年放逐,恐怕连里面的主事人都未必认识,如何策反?”
楚舒凰点点头,道:“而且那些人已经控制谷内五六年了,恐怕那些后裔中已有人投靠了他们,策反太危险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是让人守住洞口,入谷见机行事了,好在用不了两日常宁的官兵就到了,也不是拿不下。”
两人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让川安带着二十个兄弟守在这里,除了看住那个洞口外,还要看守这对老头老妇人。当然,若他们有不轨的话,格杀勿论,不必手软。等过两日常宁的官兵到了之后,再兵分两路,一部分留在此处,一部分支援山谷。
第二日早上,简单的收拾了一番后,两人就带着人出发了。此去全是山路,自然是不能骑马了,他们需要步行进山。
山里虽然还是雾气弥漫,但前面的兄弟们已经去除了雾气中的毒物,而且留下了明显的路线记号,他们只需跟着前行就好了。即便这样,也是走了两日后,才到达山谷的上峰。
此地的雾气,比进山处要稀薄不少,能看到地势的全貌。这是一个狭长的山谷,隐藏在一个侧峰的斜后方,若不是斥候这样的专业人士,就是进的谷来恐怕也未必能发现这样的所在。
谷中的地势高低不平,稀稀落落的盖了不少屋子,有的借山而居,有的挤在一处犄角,都是小门小院。倒是也有两个大的宅院盖在谷中最大的两处空地上,里面的亭台水榭若隐若现,想必不是一般人能住的。
四周是陡直的峭壁,二百来米高的样子,可能是有毒雾防护,二十来年从无人踏足的缘故,并没有派人防守。
先前进山的兄弟,除了下谷的五个都守在此处,见到他们后跳出来见礼。由于传信不便,他们只知道五个兄弟安好,具体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许世暄把能说的情况,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又布置了一番行动计划,最后决定第二日天亮前下谷。
当天晚上,大家在山上找了背风的地方,凑合着窝了一宿,凌晨天还不亮的时候,就在崖上垂下了五根粗壮的绳锁开始下谷。
许世暄和楚舒凰在第二组,还有千韵和云方,以及许世暄的暗卫。虽是垂直的崖壁,却长着一些荆棘,好在前面的人已经简单的处理过了,楚舒凰缠着绳索,轻巧的向下滑去。
千韵不声不响的跟在她的身侧,而且总是要快上两步,时时查看,妨有不虞。
许世暄知道楚舒凰跟安国公府关系匪浅,看了两人功夫的路数就知道楚舒凰的武功也来自安国公府了。一边暗暗称赞她的轻功,一边感叹千韵的用心,可见花畅对楚舒凰也是极上心的。
可转念一想,他的嘴角就翘了起来,楚舒凰显然还没明白这份用心,不管什么原因,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大约用了一刻钟,他们到达了谷底。早先入谷探查的那五个人也赶了过来,见他们平安下来,都非常高兴。见礼后,围在一起,又把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遍。
谷中土地贫瘠,那些部属的后裔生活非常清苦,而且那些后来者并不善待他们,几乎沦为了他们的奴役。
老头叹了口气,慢慢转身坐下,悠悠的道:“绝对不会是我们的人做的。在几年前的时候,一个线人被人蛊惑,带了外人入谷,结果那几个外人武艺高强,整个山谷都被他们控制住了,我们的人反而当牛做马,还要好吃好喝的服侍他们。”
“这山谷早就不是我们的了,可亲人都在谷内,我们这些在外面的人又能怎么样?”
许世暄问道:“他们是什么人,什么时候来的?有多少人?”
“来了有五六年了吧,不知是什么身份,人数也不太多,只知道他们武艺高强。而且,我这里消息闭塞,即便有什么事也不会传到这里来。”
“那你们又是什么人呢?”
老头惊异的扭过头来看着他,此时他相信许世暄是真的不知道了,可是话已经说出去了,再想装普通百姓是不可能了。
老头心中满是懊恼,是他害了大家呀!
许世暄也不再说话,静静的等着他。
沉默了许久,老头言道:“我们是武梁王部属的家眷,当年武梁王战亡后,有个幸存的副将把我们带到了这里安置,只是为了能让后世有个安宁的日子罢了。”
许世暄是知道武梁王的,当年曾和太祖皇帝一争天下,这谷中之人居然是武梁王部属的家眷后裔。只是,部属的家眷也用不着这样躲躲藏藏的呀,任何一个新朝新君,为了显示仁慈,拉拢人心,都不会赶尽杀绝的。
除非还有人!
“是不是武梁王还有后代?”许世暄又问道。
老头被他问的一愣,反应过来后高声道:“没有!我们只是一些妇孺,连个懂武功的都没有!”
这种事是机密,想来老头当年也不是什么重要人物,自然不知道。许世暄不再追究,而是问起了其他事情,“他们控制了山谷?你们不会逃跑吗?”
老头苦涩一笑道:“山谷中只有一条密道通向外界,我们的人根本靠近不了,怎么跑?”
“就是大黄狗跑去送信的那处?”
老头颔首道:“那是出口,密道里有他们的人坐阵。”
“老人家说的这些,我们到谷内自然会验证一番,若是属实,不但把大家解救出来,还会从宽相待。若是耍花样的话,就别怪我们不客气了。”
许世暄回到帐篷后,让人上了一壶热茶,又把楚舒凰请了过来。老头说的情况细想的话其实没说出什么,却还不能等闲视之。
楚舒凰听完他的复述后,想了想道:“你觉得能不能策反那些武梁王部属的后裔,我们里应外合?”
许世暄摇了摇头道:“这种情况我也想过。这个老人家被派到这样的地方来,肯定不是什么受重视的人,而且多年放逐,恐怕连里面的主事人都未必认识,如何策反?”
楚舒凰点点头,道:“而且那些人已经控制谷内五六年了,恐怕那些后裔中已有人投靠了他们,策反太危险了。这样的话,我们只能是让人守住洞口,入谷见机行事了,好在用不了两日常宁的官兵就到了,也不是拿不下。”
两人最后商量的结果是,让川安带着二十个兄弟守在这里,除了看住那个洞口外,还要看守这对老头老妇人。当然,若他们有不轨的话,格杀勿论,不必手软。等过两日常宁的官兵到了之后,再兵分两路,一部分留在此处,一部分支援山谷。
第二日早上,简单的收拾了一番后,两人就带着人出发了。此去全是山路,自然是不能骑马了,他们需要步行进山。
山里虽然还是雾气弥漫,但前面的兄弟们已经去除了雾气中的毒物,而且留下了明显的路线记号,他们只需跟着前行就好了。即便这样,也是走了两日后,才到达山谷的上峰。
此地的雾气,比进山处要稀薄不少,能看到地势的全貌。这是一个狭长的山谷,隐藏在一个侧峰的斜后方,若不是斥候这样的专业人士,就是进的谷来恐怕也未必能发现这样的所在。
谷中的地势高低不平,稀稀落落的盖了不少屋子,有的借山而居,有的挤在一处犄角,都是小门小院。倒是也有两个大的宅院盖在谷中最大的两处空地上,里面的亭台水榭若隐若现,想必不是一般人能住的。
四周是陡直的峭壁,二百来米高的样子,可能是有毒雾防护,二十来年从无人踏足的缘故,并没有派人防守。
先前进山的兄弟,除了下谷的五个都守在此处,见到他们后跳出来见礼。由于传信不便,他们只知道五个兄弟安好,具体的情况就不清楚了。
许世暄把能说的情况,向他们简单介绍了一下,又布置了一番行动计划,最后决定第二日天亮前下谷。
当天晚上,大家在山上找了背风的地方,凑合着窝了一宿,凌晨天还不亮的时候,就在崖上垂下了五根粗壮的绳锁开始下谷。
许世暄和楚舒凰在第二组,还有千韵和云方,以及许世暄的暗卫。虽是垂直的崖壁,却长着一些荆棘,好在前面的人已经简单的处理过了,楚舒凰缠着绳索,轻巧的向下滑去。
千韵不声不响的跟在她的身侧,而且总是要快上两步,时时查看,妨有不虞。
许世暄知道楚舒凰跟安国公府关系匪浅,看了两人功夫的路数就知道楚舒凰的武功也来自安国公府了。一边暗暗称赞她的轻功,一边感叹千韵的用心,可见花畅对楚舒凰也是极上心的。
可转念一想,他的嘴角就翘了起来,楚舒凰显然还没明白这份用心,不管什么原因,这就是自己的机会。
大约用了一刻钟,他们到达了谷底。早先入谷探查的那五个人也赶了过来,见他们平安下来,都非常高兴。见礼后,围在一起,又把了解到的情况介绍一遍。
谷中土地贫瘠,那些部属的后裔生活非常清苦,而且那些后来者并不善待他们,几乎沦为了他们的奴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