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五章 天赐良机
临近午时,痴娘匆匆回来了,寻了好几条街,在外头寻不到姐姐,等她赶回家中,才知家里出了事儿——骧儿摔断了腿,丁翎抱着他,刚从小镇的卫生院里回来,孩子仍然昏迷不醒,左脚打上了石膏,缠着厚厚的绷带,躺在床\上发了烧,嘴里迷迷糊糊地喊着娘,梦呓声声。
王妩怜坐在床边儿,拧着一根湿毛巾,覆在孩子滚烫的额头上。
痴娘跑进屋来时,地面上的血渍已然冲洗干净了,拖把晾晒在窗台上,滴滴答答地淌着水,王妩怜拧了几下毛巾,两只胳膊就酸痛得抬不起来,——适才冲洗地面、拖地,洗拖把,已累得够呛,这会儿连拧一条湿毛巾的力气都使不上了,拧几下,就抽几口凉气,她的脸色也不太好。
看姐姐拧着毛巾的手抖啊抖的,痴娘只当姐姐是心疼骧儿,对着床\上昏迷不醒的孩子,心里头准是难受得紧,她就体贴地上前来,接了姐姐手里的活。这一整日一整夜的,她都待在这房间里,与姐姐轮流照顾骧儿。
翌日,骧儿高烧渐退,缓缓睁开了眼睛,一眼看到娘亲,孩子眼底畏缩的光芒,实是又惊又怕,满面惊恐之色,嘴巴里猝然“啊啊”地尖叫起来。
“骧儿?骧儿!”王妩怜慌忙伸手想要去安抚儿子,孩子却惊恐地扭动身子,躲避着她的手,害怕得直往痴娘的怀里钻去。
“这孩子是怎么了?”痴娘赶紧搂着孩子,用手固定住他的两肩,生怕孩子再乱动又弄伤了腿。
“脑子烧糊涂了吧!”王妩怜暗暗瞪了儿子几眼,吓得孩子脸色煞白,紧抿着嘴唇,不敢再乱叫了。
“腿很疼吧?”痴娘挺心疼的,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烧是退了,不过孩子这脸色怎么不大对劲?
见骧儿似是在害怕着什么,痴娘柔声哄娃:“是不是昨儿这一摔,受惊了?不怕不怕,小姨在你身边呢,疼得紧就喊一声,喊出来会好受些!”
骧儿眼眶一红,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当着娘的面,却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痴娘哄了他片刻,却被婆婆唤了出去,她这一走,房间里就冷清下来。骧儿缩在小毯子里,很是害怕地看着娘亲,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
“骧儿!不许把昨天的事说出去,对任何人都不许提!听见了没?”房间里再无旁人,王妩怜沉声恫吓,吓得孩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忍着痛点了头,她这才和缓了脸色,伸手轻柔地抚摩着孩子那一头软发,宽慰道:“骧儿真乖,听了娘的话,你小姨和姨父他们,不会再赶咱们走了!”
娘亲的手一摸孩子的头,骧儿强忍在眼眶里的泪水,哗啦一下,涌了出来,委屈又难受地哭了起来。
孩子的哭声直往耳朵里钻,当娘的烦躁地皱起眉头,心情本已极差,这会儿更是气闷得很,忍不住又在心里头诅咒起那个死老太婆来,总觉得这老东西自私透顶,她的孩子都这样了,老东西还把痴娘唤了出去,再没人帮她照料孩子,困了乏了,她都没法安睡下来。
自私的人,凡事都先想着自己,总是觉得旁人亏欠着自己,却看不到自个身上的毛病。
王妩怜正是如此。
饶是耐着性子哄骧儿不哭了、渐渐睡去了,她心头憋的一股子火气,却还没消,疲乏极了,也没半点睡意。
烧着心火,趁着骧儿睡着时,她从房间里头走了出去。
赶巧给她碰上那婆媳俩出门时的场景:丁老太走在前头,手里攥着一串玛瑙佛珠,一边走一边嘴里还神神叨叨的,不知念了哪门子的经?痴娘乖巧地跟在后头,手里拎了一篮生鲜水果,百依百顺地随婆婆一道出门去。
看样子,今儿这婆媳二人,又得去庙里烧香拜佛、求平安了。
如此冥顽迷信的老太婆,令王妩怜看在眼里,乐在了心头:碍眼的人一走,可让她逮着机会找那“假和尚”算帐了!
真是天赐良机!
婆媳俩前脚刚出了门,王妩怜后脚就迈进了痴娘的房间,坐在栉妆台前,精心打扮了一番。
这一回,她没有再模仿痴娘的穿着,而是换上了那日吟风居里穿出来的妖艳裙装,搽胭脂点绛唇,描眉梳妆,这一番“刀尺”,将她那妖冶迷人之色,显衬得淋漓尽致!
对着镜子,学着窑子里的窑姐儿搔首弄姿,心里却总觉别扭,猝然就想到婆家逐她出门时,那一纸休书上所写:品行不端!
七出里犯了“不顺父母”、“淫”、“妒”。
清政府亡后,民国初年仍见于民间的七出条律,那一家人竟冠给了她三项恶名,以此作为休妻的理由。
尤其是“淫”这一出,令前夫抛妻弃子时理直气壮!
呵,不过是人长得好看了,招男人的眼,他们自个儿把两只招子落到她身上去,没个正经地来嬉笑调戏,怎么反倒怨她姿态轻浮了?她不过是爱打扮了些,懒了些,可不是下田干活的农妇,皮糙肉厚的,自个儿长得跟无盐丑女似的,心里还不平衡,还瞧不顺眼她了?
骧儿他爹也是的,听几句闲言碎语,就说骧儿不是亲生的,被家里那七大姑八大姨挑唆几句,合起伙来欺负她一个!她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嘴里头顶撞几句,挖苦讥讽,连大伯子的软肋都被她狠狠掐捏了一把,惹得他那丑媳妇醋劲儿狂喷,里里外外的争吵不休,家丑外扬,招外人闲话了,那一家子人颜面上就挂不住了,同仇敌忾似的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居然横了扫帚将她逐出门去。
当了这么些年的童养媳,平日里忍气吞声、干这干那的,厨房里的活儿几乎由她一人全揽了,偷个懒还得挨公婆的骂,而今,好不容易熬到公公婆婆年岁大了,她翅膀也硬了,能顶上嘴了,哪知到头来,在婆家还是啥都没捞到,饶是她阴柔着性子跟姑婆们“斗法”,照样儿是寡不敌众,还白白的玷污了名声,在那个北方乡镇,待都待不下去了,她只得拖带着自个与前夫的娃、背着个累赘,一路南下。
沦落至此,母子本该相依为命,但她瞧着骧儿,眼前总浮现着前夫的身影!痴娘说骧儿长得像她,其实她是未见过她的前夫,骧儿身上铭刻着那个男人的影子,她不舒心的时候见了自个的娃,都觉气闷烦躁,丢不开这个累赘,甩不掉的包袱,令她更觉不公平——凭啥子前夫能不担责任,把自个亲娃抛得远远的,认也不肯认了,轻轻松松另娶新欢!他倒是过得安逸了,反累着她日日面对个酷似他的骧儿,时不时还要想着他嘴边那丝冷笑,每当她处境悲凉、举步维艰之时,他那副冷笑的嘴脸,就像刺一样扎在她心口,直恨得心口痒痒,忍不住就拿骧儿出气,抽打在骧儿那张酷似前夫的脸上,胡乱发泄一通,心里竟会好受些。
婆家人带给她的伤害,难以抹灭,历历往事,毒火般日日煎熬在心头,这畸形扭曲了的心态,许是给孩子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骧儿怕她,七岁大了还在睡梦里惊叫着尿床……
……
过去种种,不堪回首。
而今,到了妹子的夫家,她可不能再吃这哑巴亏,怎么着,也得为自个儿的将来合计合计,想个法子,先把脚根儿扎稳了,在丁家争个一席之地,免得日后再吃苦遭罪!
她得找个靠得住的男人,给自个撑腰。
而丁家,除了丁翎,哪里还有别个男人可供她挑选?
好在丁翎这个人,模样儿长得端正,她瞧着也颇为顺眼,况且,他还与她有了肌肤之亲!
头一回出轨,他只当是个意外,那么……
倘若有第二次呢?
王妩怜坐在床边儿,拧着一根湿毛巾,覆在孩子滚烫的额头上。
痴娘跑进屋来时,地面上的血渍已然冲洗干净了,拖把晾晒在窗台上,滴滴答答地淌着水,王妩怜拧了几下毛巾,两只胳膊就酸痛得抬不起来,——适才冲洗地面、拖地,洗拖把,已累得够呛,这会儿连拧一条湿毛巾的力气都使不上了,拧几下,就抽几口凉气,她的脸色也不太好。
看姐姐拧着毛巾的手抖啊抖的,痴娘只当姐姐是心疼骧儿,对着床\上昏迷不醒的孩子,心里头准是难受得紧,她就体贴地上前来,接了姐姐手里的活。这一整日一整夜的,她都待在这房间里,与姐姐轮流照顾骧儿。
翌日,骧儿高烧渐退,缓缓睁开了眼睛,一眼看到娘亲,孩子眼底畏缩的光芒,实是又惊又怕,满面惊恐之色,嘴巴里猝然“啊啊”地尖叫起来。
“骧儿?骧儿!”王妩怜慌忙伸手想要去安抚儿子,孩子却惊恐地扭动身子,躲避着她的手,害怕得直往痴娘的怀里钻去。
“这孩子是怎么了?”痴娘赶紧搂着孩子,用手固定住他的两肩,生怕孩子再乱动又弄伤了腿。
“脑子烧糊涂了吧!”王妩怜暗暗瞪了儿子几眼,吓得孩子脸色煞白,紧抿着嘴唇,不敢再乱叫了。
“腿很疼吧?”痴娘挺心疼的,摸了摸孩子的额头,烧是退了,不过孩子这脸色怎么不大对劲?
见骧儿似是在害怕着什么,痴娘柔声哄娃:“是不是昨儿这一摔,受惊了?不怕不怕,小姨在你身边呢,疼得紧就喊一声,喊出来会好受些!”
骧儿眼眶一红,泪水在眼里直打转,当着娘的面,却连哭都不敢哭出声。
痴娘哄了他片刻,却被婆婆唤了出去,她这一走,房间里就冷清下来。骧儿缩在小毯子里,很是害怕地看着娘亲,小小的身躯微微颤抖。
“骧儿!不许把昨天的事说出去,对任何人都不许提!听见了没?”房间里再无旁人,王妩怜沉声恫吓,吓得孩子大气都不敢出一口,忍着痛点了头,她这才和缓了脸色,伸手轻柔地抚摩着孩子那一头软发,宽慰道:“骧儿真乖,听了娘的话,你小姨和姨父他们,不会再赶咱们走了!”
娘亲的手一摸孩子的头,骧儿强忍在眼眶里的泪水,哗啦一下,涌了出来,委屈又难受地哭了起来。
孩子的哭声直往耳朵里钻,当娘的烦躁地皱起眉头,心情本已极差,这会儿更是气闷得很,忍不住又在心里头诅咒起那个死老太婆来,总觉得这老东西自私透顶,她的孩子都这样了,老东西还把痴娘唤了出去,再没人帮她照料孩子,困了乏了,她都没法安睡下来。
自私的人,凡事都先想着自己,总是觉得旁人亏欠着自己,却看不到自个身上的毛病。
王妩怜正是如此。
饶是耐着性子哄骧儿不哭了、渐渐睡去了,她心头憋的一股子火气,却还没消,疲乏极了,也没半点睡意。
烧着心火,趁着骧儿睡着时,她从房间里头走了出去。
赶巧给她碰上那婆媳俩出门时的场景:丁老太走在前头,手里攥着一串玛瑙佛珠,一边走一边嘴里还神神叨叨的,不知念了哪门子的经?痴娘乖巧地跟在后头,手里拎了一篮生鲜水果,百依百顺地随婆婆一道出门去。
看样子,今儿这婆媳二人,又得去庙里烧香拜佛、求平安了。
如此冥顽迷信的老太婆,令王妩怜看在眼里,乐在了心头:碍眼的人一走,可让她逮着机会找那“假和尚”算帐了!
真是天赐良机!
婆媳俩前脚刚出了门,王妩怜后脚就迈进了痴娘的房间,坐在栉妆台前,精心打扮了一番。
这一回,她没有再模仿痴娘的穿着,而是换上了那日吟风居里穿出来的妖艳裙装,搽胭脂点绛唇,描眉梳妆,这一番“刀尺”,将她那妖冶迷人之色,显衬得淋漓尽致!
对着镜子,学着窑子里的窑姐儿搔首弄姿,心里却总觉别扭,猝然就想到婆家逐她出门时,那一纸休书上所写:品行不端!
七出里犯了“不顺父母”、“淫”、“妒”。
清政府亡后,民国初年仍见于民间的七出条律,那一家人竟冠给了她三项恶名,以此作为休妻的理由。
尤其是“淫”这一出,令前夫抛妻弃子时理直气壮!
呵,不过是人长得好看了,招男人的眼,他们自个儿把两只招子落到她身上去,没个正经地来嬉笑调戏,怎么反倒怨她姿态轻浮了?她不过是爱打扮了些,懒了些,可不是下田干活的农妇,皮糙肉厚的,自个儿长得跟无盐丑女似的,心里还不平衡,还瞧不顺眼她了?
骧儿他爹也是的,听几句闲言碎语,就说骧儿不是亲生的,被家里那七大姑八大姨挑唆几句,合起伙来欺负她一个!她哪里受得了这窝囊气,嘴里头顶撞几句,挖苦讥讽,连大伯子的软肋都被她狠狠掐捏了一把,惹得他那丑媳妇醋劲儿狂喷,里里外外的争吵不休,家丑外扬,招外人闲话了,那一家子人颜面上就挂不住了,同仇敌忾似的视她为眼中钉肉中刺,居然横了扫帚将她逐出门去。
当了这么些年的童养媳,平日里忍气吞声、干这干那的,厨房里的活儿几乎由她一人全揽了,偷个懒还得挨公婆的骂,而今,好不容易熬到公公婆婆年岁大了,她翅膀也硬了,能顶上嘴了,哪知到头来,在婆家还是啥都没捞到,饶是她阴柔着性子跟姑婆们“斗法”,照样儿是寡不敌众,还白白的玷污了名声,在那个北方乡镇,待都待不下去了,她只得拖带着自个与前夫的娃、背着个累赘,一路南下。
沦落至此,母子本该相依为命,但她瞧着骧儿,眼前总浮现着前夫的身影!痴娘说骧儿长得像她,其实她是未见过她的前夫,骧儿身上铭刻着那个男人的影子,她不舒心的时候见了自个的娃,都觉气闷烦躁,丢不开这个累赘,甩不掉的包袱,令她更觉不公平——凭啥子前夫能不担责任,把自个亲娃抛得远远的,认也不肯认了,轻轻松松另娶新欢!他倒是过得安逸了,反累着她日日面对个酷似他的骧儿,时不时还要想着他嘴边那丝冷笑,每当她处境悲凉、举步维艰之时,他那副冷笑的嘴脸,就像刺一样扎在她心口,直恨得心口痒痒,忍不住就拿骧儿出气,抽打在骧儿那张酷似前夫的脸上,胡乱发泄一通,心里竟会好受些。
婆家人带给她的伤害,难以抹灭,历历往事,毒火般日日煎熬在心头,这畸形扭曲了的心态,许是给孩子烙下了抹不去的阴影,骧儿怕她,七岁大了还在睡梦里惊叫着尿床……
……
过去种种,不堪回首。
而今,到了妹子的夫家,她可不能再吃这哑巴亏,怎么着,也得为自个儿的将来合计合计,想个法子,先把脚根儿扎稳了,在丁家争个一席之地,免得日后再吃苦遭罪!
她得找个靠得住的男人,给自个撑腰。
而丁家,除了丁翎,哪里还有别个男人可供她挑选?
好在丁翎这个人,模样儿长得端正,她瞧着也颇为顺眼,况且,他还与她有了肌肤之亲!
头一回出轨,他只当是个意外,那么……
倘若有第二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