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4章 山寨来袭
  1942年1月1日,这一天美国发生了两件大事,第一件事是中国、美国、英国和苏联在华盛顿签订了《联合国家宣言》,并且第一次使用“联合国”这一词,世界反***同盟正式成立,未来联合国的“五大流氓”也在这一天应运而生。
  另一件事就关系着美国的民生了,白宫签署了一项新的法令,为了节约钢铁,禁止销售新车。
  这个法令对于汽车生产企业是没有影响的,他们已经从美国政府当中接到了大量的订单,为政府生产军用吉普,军用卡车,装甲车和坦克,所有生产线全开,汽车工人也是加班加点的在工作。
  然而对于普通民众来说,影响真的是够大的。
  众所周知,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对于美国人来说,花300美金就能买一辆不错的福特或者别克的新车。如今新车不能销售的话,大家只能买二手车了。
  而这一法令也导致了美国二手车行业的繁荣。未来美国的汽车文化当中,买二手车是主流,美国的年轻人,第一辆车基本都是二手车,只有那种事业有成的成功人士,才会考虑去买新车,普通人买车的话,首先考虑的也是买一辆二手车,这种汽车文化也源于1942年所颁布的这个法令。试想一下连续好几年都没有新车可以买,整个二手车产业链必然会得到极大的发展,商家会只出售二手车,而人们也会逐渐的习惯了购买二手车。一旦形成了完善的产业链,老百姓也养成了习惯,那么这个产业就很难会衰落。
  在世界反***同盟成立的几个小时后,日军就攻占了菲律宾的马尼拉,这对于美国人来说又是一个坏消息,股市再次大跌。
  1月3日和1月4日是周六和周日,股市休市,而在1月5日开市的这一天,被围在莫斯科的苏军终于开始向德国发动的反攻,消息传到华尔街,股市终于止跌,一些乐观的投资者甚至认为,股市的转折点终于来了,接下来的一段时间,股市会出现回暖。
  然而日本向荷兰宣战,并且进攻荷属东印度群岛的消息,又让道琼斯指数来了一拨暴跌,紧接着日军占领吉隆坡、占领马六甲、入侵缅甸、占领新加坡,这一系列的消息传到美国,华尔街又是一片哀嚎。
  日本占领的东南亚地区,那么南亚的印度就变得重要起来,此时同盟国当然希望印度可以加入对日作战的行列,但是印度的那位“圣雄”显然更在乎的是印度的独立,甘地继续坚持他的“不合作主义”,而国大党领导人尼赫鲁也不愿意放弃与英国进行政治斗争。
  此时的印度是一个矛盾体,由于还没有独立,印度作为英国的殖民地自然要站在同盟国这一边,所以当时的印度总督征召了很多印度人,加入了印度驻军的行列,要保卫印度。
  而同时印度最大的国大党在追求印度的独立,甘地和国大党领袖尼赫鲁正在与英国殖民者进行着政治斗争,斗争的方式还是“不合作”的老一套,就像是个孩子,你不给我买糖吃,我就坐在地上哭。所以当时的甘地和国大党是拒绝印度参加反***同盟的。在某种程度上,甘地和国大党甚至希望日本可以赶走英国人,这样印度就可以独立了。甘地还打算在这个英国最虚弱的时候,发动第四次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给予英国更大的打击,以谋求印度的独立。
  英国显然不能容忍甘地的这种拖后腿的行为,于是甘地和很多国大党的要员都被英国抓起来丢进了监狱,一直关到1944年才放出来。
  在日军攻占东南亚以后,舔狗泰国也宣布对美国和英国宣战,而在同一天,第一批美军抵达了欧洲,登陆了爱尔兰。当然除了英伦三岛之外,美军也没有地方待,此时整个西欧大陆都在德国人手中。
  而由于日本对缅甸发动了进攻,切断了滇缅公路这一条生命线,重庆方面不得不成立了中国远征军,进入缅甸对日作战。
  此时整个西太平洋已经成为了日军的地盘,美军只能龟缩在夏威夷,而且即便是待在夏威夷也并不太平,日本的战斗机经常会光顾夏威夷上空,与美国空军进行几场小规模的空战。
  这种情况下,罗斯福总统签署了一个9066号行政命令,这条行政命令包括驱逐美国境内的日本人,拘留日裔美国人,并且没收他们的财产。
  当年美国人用几艘军舰便轻松打开了日本的国门,而后日本人便开启了向美洲移民的道路,从明治天皇时代,到后来的大正天皇时代,日本大约有20万移民到了夏威夷群岛种植甘蔗,其中有18万人最终去了美国大陆,他们大多数定居在美国的西海岸,在加州从事农业工作。这种现象一直持续到1924年,美国半步移民禁令,日本人对美国的移民才被有效的制止。
  珍珠港事件爆发以后,这些日本移民,或者是他们在美国剩下的“二代”和“三代”,显然成为了美国不安因素。美国怀疑这些日本移民或者日裔美国人当中,有日本的间谍,而他们留在美国的西海岸,也是为了日本向美国西海岸发动进攻做内应。
  本章尚未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