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危机四伏
1371.危机四伏
对于神策军诸将没有随军东征,李破军也特意去过一次护龙山庄军营,薛仁贵、席君买等人虽然有点失落,但经过张文瓘几人隐晦的提醒,也是恍然大悟,纷纷明白了圣人的苦心,更何况这数年来,神策军战事颇多,薛仁贵都已经积功升到了将军衔,席君买昔日不过一军中悍卒,现在也是堂堂中郎将了。
安抚了神策军众人,李破军又是快马加鞭回到了长安城,而此时,大唐东征军也已准备就绪了。
甘露殿,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册子哈哈大笑,“隋炀帝无道,征伐辽东时,百姓们打断自己的手脚来躲避兵役,朕现在外面东征高句丽,都是选择自愿出征报仇雪恨的,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啊,这就是民意啊”。
原来自从李世民的征兵令颁发全国之后,百姓们纷纷呼应,不过半月,便是已经集结了六万大军,而且这六万大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大唐以武力征伐四方,现如今,国力鼎盛,人人向往着军旅立战功,更是向往着讨灭高句丽,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整个大唐就如同一个机器一样,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一月之后,时属仲夏,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之后,李世民亲率关中劲旅一万人马向着洛阳进发,洛阳将是皇帝行在的第一站。
长安城头,李破军眺望着滚滚烟尘向东而去,右边一人,面容清隽,须发花白,正是年过六十的名相房玄龄,左边站着顶盔贯甲的李大亮,此时的李大亮虽然调任工部尚书,但仍兼着宿卫禁宫的要职,此时只见得李大亮面容严整,神色中隐约有些忧虑。
李破军见状道:“李尚书无须忧虑,此番东征,定然大胜”,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李破军也知道李大亮是反对东征的,李大亮认为高句丽远在数千里之外,是偏远蛮夷,跟中原关系不大,不像是突厥、薛延陀一样可以威胁到中原,没有必要劳师远征。
李大亮闻言笑了笑,“那是自然,高句丽东海胡夷,安能抵抗王师”,李大亮虽然反对东征,但是现在东征已成定局,没办法阻拦,那就只能竭力支持,作为宿将,他自然知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能说丧气话的。
一旁的房玄龄听了李破军的话倒是眉头一挑,笑问道:“哦,殿下说必胜,臣想听听因何而必胜”。
李破军哭笑不得,“房相公这是考我了啊”。
略一思索,李破军看向城内川流不息的人群,顿觉开怀,开口道:“其一,以大伐小,我大唐国力鼎盛,兵精粮足,反观高句丽,弹丸半岛,四郡之地,经此一乱,国力衰微,如何相抗。
其二,以正伐逆,大唐王师乃是收复失地、报仇雪恨的正义之师,反观高句丽,弑主谋逆,多行不义。
其三,以训练有素之精锐劲旅讨伐混乱不堪、临时征召的杂兵,此番东征的兵卒皆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而高句丽不过是一群叛贼掳掠百姓的乌合之众。
其四,以精力充沛、志气高昂之师讨伐抱怨连天的疲惫之师。大唐将士皆是自愿东征的精锐,而高句丽尽是掳掠百姓的杂牌军,只是迫于刀兵才无奈从贼,其中不乏良善厌战之人。
综上所述,如何不是必胜呢”。
房玄龄听了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须,看着李大亮,“大亮觉得殿下所言如何?”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
李大亮苦笑道:“玄龄公何必如此,某家虽不赞同东征,但如今已成定局,某家难道还会没有信心吗,区区高句丽,跳梁小丑,某家无非是觉得没必要而已,既然圣人决议东征,某家自是附从”。
李破军见状笑了笑,伸手道:“既如此,二位请吧,前线大军的粮草和后备军还需要二位鼎力相助呢”,说罢三人笑着向宫里而去。
只是留守京城的三人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在向大唐慢慢袭来。
大唐西南,高原之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城,其名为逻些。
在贞观七年,年仅的十七岁呃松赞干布,在为父报仇平息了本部的叛乱之后,迁都逻些,逻些地区显要的地理位置,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年轻的高原霸主。
山南地区的琼结、泽当等地区虽然是吐蕃部落的发祥地,那里埋葬着松赞干布的祖先,但是由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被那里的叛乱者杀死,那里的旧贵族都是反对他的叛逆者,松赞干布始终心怀芥蒂。
相比之下,逻些地区的部落都是支持他的,都是他麾下平乱的主力,位置正处在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有唐古拉山作为屏障,东连娘坡,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可谓是天然的高原都城。
定都逻些后,吐蕃国力日益强盛,彭域河谷出现了大片的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而就在去年冬天,松赞干布发兵羊同,尽取羊同之地,国力更是雄霸西南。
逻些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城中的寺庙、房屋、道路、水渠等等已经逐步完善了,愈加有一种都城的风貌,虽然没有中原大城的雄伟壮丽,但是在这雪域高原上,已经是一等一的雄城,再加上松赞干布勤修内政,不断地学习大唐,农业商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街道上,人来人往,汉人,藏人,天竺人,南诏人,泥婆罗人,往来不绝。
而此时,街道尽头,却是传来阵阵马蹄声,远远传来吐蕃将领的呼喊之声,“抓住那个汉人”。
很快马蹄声近,一个衣着华丽的汉人趴伏在马背上,背上赫然插着一支长箭,眼见着后面追兵将近,那华服汉人大急,一个不慎便是跌下马来,周边行人纷纷避让,顷刻间,后面的追兵便是围了上来。
为首的吐蕃将军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踩住华服汉人,用着吐蕃语喝骂,“该死的汉人奸细,亏我们尚论论科耳大人将你当做贵客”。
尚论是吐蕃的“舅臣”,也就是与王室通婚或者王室宗族的大臣,论科耳就是松赞干布的叔父,囊日松赞的弟弟,乃是吐蕃王朝一等一的贵族大臣,也是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的支持者,所以论科耳在吐蕃国内可谓权势滔天。
对于神策军诸将没有随军东征,李破军也特意去过一次护龙山庄军营,薛仁贵、席君买等人虽然有点失落,但经过张文瓘几人隐晦的提醒,也是恍然大悟,纷纷明白了圣人的苦心,更何况这数年来,神策军战事颇多,薛仁贵都已经积功升到了将军衔,席君买昔日不过一军中悍卒,现在也是堂堂中郎将了。
安抚了神策军众人,李破军又是快马加鞭回到了长安城,而此时,大唐东征军也已准备就绪了。
甘露殿,李世民看着手中的册子哈哈大笑,“隋炀帝无道,征伐辽东时,百姓们打断自己的手脚来躲避兵役,朕现在外面东征高句丽,都是选择自愿出征报仇雪恨的,你们看看,这是什么,这就是民心啊,这就是民意啊”。
原来自从李世民的征兵令颁发全国之后,百姓们纷纷呼应,不过半月,便是已经集结了六万大军,而且这六万大军都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大唐以武力征伐四方,现如今,国力鼎盛,人人向往着军旅立战功,更是向往着讨灭高句丽,报仇雪恨,收复失地。
整个大唐就如同一个机器一样,有条不紊的运转着,一月之后,时属仲夏,举行了盛大的仪式之后,李世民亲率关中劲旅一万人马向着洛阳进发,洛阳将是皇帝行在的第一站。
长安城头,李破军眺望着滚滚烟尘向东而去,右边一人,面容清隽,须发花白,正是年过六十的名相房玄龄,左边站着顶盔贯甲的李大亮,此时的李大亮虽然调任工部尚书,但仍兼着宿卫禁宫的要职,此时只见得李大亮面容严整,神色中隐约有些忧虑。
李破军见状道:“李尚书无须忧虑,此番东征,定然大胜”,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李破军也知道李大亮是反对东征的,李大亮认为高句丽远在数千里之外,是偏远蛮夷,跟中原关系不大,不像是突厥、薛延陀一样可以威胁到中原,没有必要劳师远征。
李大亮闻言笑了笑,“那是自然,高句丽东海胡夷,安能抵抗王师”,李大亮虽然反对东征,但是现在东征已成定局,没办法阻拦,那就只能竭力支持,作为宿将,他自然知道兵者国之大事,不能说丧气话的。
一旁的房玄龄听了李破军的话倒是眉头一挑,笑问道:“哦,殿下说必胜,臣想听听因何而必胜”。
李破军哭笑不得,“房相公这是考我了啊”。
略一思索,李破军看向城内川流不息的人群,顿觉开怀,开口道:“其一,以大伐小,我大唐国力鼎盛,兵精粮足,反观高句丽,弹丸半岛,四郡之地,经此一乱,国力衰微,如何相抗。
其二,以正伐逆,大唐王师乃是收复失地、报仇雪恨的正义之师,反观高句丽,弑主谋逆,多行不义。
其三,以训练有素之精锐劲旅讨伐混乱不堪、临时征召的杂兵,此番东征的兵卒皆是训练有素的老府兵,而高句丽不过是一群叛贼掳掠百姓的乌合之众。
其四,以精力充沛、志气高昂之师讨伐抱怨连天的疲惫之师。大唐将士皆是自愿东征的精锐,而高句丽尽是掳掠百姓的杂牌军,只是迫于刀兵才无奈从贼,其中不乏良善厌战之人。
综上所述,如何不是必胜呢”。
房玄龄听了哈哈大笑,捋了捋胡须,看着李大亮,“大亮觉得殿下所言如何?”李大亮字大亮,以字行事。
李大亮苦笑道:“玄龄公何必如此,某家虽不赞同东征,但如今已成定局,某家难道还会没有信心吗,区区高句丽,跳梁小丑,某家无非是觉得没必要而已,既然圣人决议东征,某家自是附从”。
李破军见状笑了笑,伸手道:“既如此,二位请吧,前线大军的粮草和后备军还需要二位鼎力相助呢”,说罢三人笑着向宫里而去。
只是留守京城的三人不知道,更大的危机正在向大唐慢慢袭来。
大唐西南,高原之上,有一座高大的山城,其名为逻些。
在贞观七年,年仅的十七岁呃松赞干布,在为父报仇平息了本部的叛乱之后,迁都逻些,逻些地区显要的地理位置,秀美的原野,雄峙的布达拉山,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年轻的高原霸主。
山南地区的琼结、泽当等地区虽然是吐蕃部落的发祥地,那里埋葬着松赞干布的祖先,但是由于松赞干布的父亲囊日松赞被那里的叛乱者杀死,那里的旧贵族都是反对他的叛逆者,松赞干布始终心怀芥蒂。
相比之下,逻些地区的部落都是支持他的,都是他麾下平乱的主力,位置正处在吉曲河下游,是彭域的中心,有唐古拉山作为屏障,东连娘坡,西邻羊同,南依雅隆河谷,可谓是天然的高原都城。
定都逻些后,吐蕃国力日益强盛,彭域河谷出现了大片的农田,牛羊遍野,马匹肥壮,而就在去年冬天,松赞干布发兵羊同,尽取羊同之地,国力更是雄霸西南。
逻些经过十来年的发展,城中的寺庙、房屋、道路、水渠等等已经逐步完善了,愈加有一种都城的风貌,虽然没有中原大城的雄伟壮丽,但是在这雪域高原上,已经是一等一的雄城,再加上松赞干布勤修内政,不断地学习大唐,农业商业也得到了巨大发展。
街道上,人来人往,汉人,藏人,天竺人,南诏人,泥婆罗人,往来不绝。
而此时,街道尽头,却是传来阵阵马蹄声,远远传来吐蕃将领的呼喊之声,“抓住那个汉人”。
很快马蹄声近,一个衣着华丽的汉人趴伏在马背上,背上赫然插着一支长箭,眼见着后面追兵将近,那华服汉人大急,一个不慎便是跌下马来,周边行人纷纷避让,顷刻间,后面的追兵便是围了上来。
为首的吐蕃将军怒不可遏,上前一脚踩住华服汉人,用着吐蕃语喝骂,“该死的汉人奸细,亏我们尚论论科耳大人将你当做贵客”。
尚论是吐蕃的“舅臣”,也就是与王室通婚或者王室宗族的大臣,论科耳就是松赞干布的叔父,囊日松赞的弟弟,乃是吐蕃王朝一等一的贵族大臣,也是松赞干布登上赞普宝座的支持者,所以论科耳在吐蕃国内可谓权势滔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