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2章
一次、两次、三次的失望,男频ip到底还有没有救?
单一案例还可以说是片方改编的不好,集体仆街那就得仔细想想是不是根子上就错了。
说得武断一点,男频+玄幻=死亡。《诛仙青云志》就饱受诟病,《择天记》也无声无息,《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皆开局不利,用铁一般的收视和口碑提醒着创作者们清醒一点。
可以给这些电视剧找一万种理由和借口:剧情注水、演技堪忧、改编不当。可一个无法掩盖的共性就是,男频ip尤其是最热的玄幻题材,可能真的不适合改编电视剧。
也许从拍摄初衷来看,选择尝试不同的类型,其实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抗。当创作方法、镜头语言面临逼近天花板的阵痛,他亟需新变化来浇灌接下去的创作。
但事实给了诚实沉重的一击。张黎仍是那个能用电影语言拍电视剧的导演,但他用自己的作品口碑验证——影视圈曾笃信的男频ip+流量明星的模式真的错了。
宁远用一句话概括《武动乾坤》:一个出身草莽、身无长技的平凡少年林动的流浪冒险之旅。导演将之归纳为英雄少年成长记,虽是玄幻背景,但核心依旧是讲人。只是这次年龄下沉到青年,讲他们面临困境,如何突破。
导演的背书,让向来对玄幻题材避之不及的人,为《武动乾坤》贡献了些许收视和点击。但几集看罢,即可认定:即便擅长男性剧的导演也挽救不了“玄幻男频”这款毒药。
张黎没错,杨洋没错,是男频玄幻错了。
杨洋演得卖力,导演则呈现了个人一以贯之的电视美学表达。黑白定格闪回、人物局部特写、不规则运镜、大量唯美空镜,都是高妙的拍摄手法。
唯一阴差阳错的就是与男频玄幻的磁场冲突,好比再优秀的大厨也无法融合性质相冲的两样食材。
问题出在先期认同与认同出错上,男频ip在被影视化之前都拥有广泛的男性受众和良好的品牌效应。但影视化却经常破坏大部分原著党的先期认同。
究其根本,男频小说影视化,始终处在一种只能拍给女性看的错位境遇中。
平凡少年打怪升级的男频玄幻小说,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基本就成为了女性观众的舔屏之作。《诛仙青云志》《择天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的男主分别是李易峰、鹿晗、杨洋、吴磊。
很显然,这些大男主电视剧的目标也是收割少女心。遗憾的是升级打怪的剧情对于女生来说,真的很没意思。
争取男性观众呢?
男频作品的一大魅力在于复杂的世界观以及各大家族、各种势力的纷争与恩仇,这些场景的还原,在现有技术水平以及投资环境下并不容易实现,况且主演还是不招男人待见的小鲜肉。
这种用户双向错位,最终导致男频改编的投入普遍大于女频改编,扑街率也远高于女频改编。场景恢弘的男频ip普遍投资巨大,《九州海上牧云记》投了3亿,《择天记》投了近4亿,《武动乾坤》更高达6亿。
只能说投资越大,吐血越多。
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果让男性观众票选男频ip的主演,恐怕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阵容都将不复存在。男频ip的受众是男性读者,制片方想照顾的却是女性观众,启用流量小鲜肉,最终造出金刚芭比一般的男频玄幻剧?
人家要妥妥的少年感,结果鲜肉已经油腻;人家要失意发疯,结果鲜肉把自己弄成了个傻子;人家要兄弟的铁血柔情,结果鲜肉搞得像是姐妹情深。
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萧炎,但《斗破苍穹》就是能给你第一千零一个,惊喜不兄弟?
流量崇拜在女频改编剧或许喜忧参半,但在男性观众这里是休想行得通。类型决定着作品的受众群体分布,小说与影视剧属于两种不同媒介的作品,受众群体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特性。男频ip要想成功,需要讨好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不少男频大ip的上马,都是瞄准了《琅琊榜》的成功,但却忽略《琅琊榜》的原著本是耽美转型的男频。
《琅琊榜》如何在稳住大部分男性观众的同时,迎合基数更为庞大、在社交网络也更为活跃的女性观众,并不是单靠制作精良就能两边讨好,须得灵魂深处闹革命。
类型与原著基本保持一致性,架空历史观的古装权谋复仇剧是对该剧最直观的描述,而少量的“武侠”“耽美”“言情”则成为其类型以及风格上的重要点缀: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于当下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切合当下大多数观众对于影视文本的审美需求。
男性观众对于传统的古装权谋复仇剧具有深厚的审美需求,而女性观众对于耽美言情又有着不可割舍的迷恋之情。
脚踏两条船的游刃有余体现在,《琅琊榜》在类型上保持一主一次的关系,在男性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加入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又没有造成女性元素的喧宾夺主,做到高程度的两性审美融合。
在电视观众仍然是女性为主的大环境下,男频ip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夹逼:单纯的男频题材近乎绝迹,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两性审美融合。而市场上的大多数男频,却把自己弄成不伦不类的中间态。
男性观众不过瘾,女性观众不沉迷,男人也爱女人戏。
男频改编还存在着一个技术性难题,那就是男频小说几乎不存在平行叙事。不管篇幅多大,世界观多宏伟,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
但电视剧却没办法用这样的方法讲故事。因此在男频小说中明明目不暇接、酣畅淋漓的快节奏,放到改编影视剧中,节奏却有所放缓,这也不单是注水的锅。
同样的叙事困境下,女频ip的节奏缓慢却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宽容。因为情情爱爱的事,怎么能讲逻辑、讲效率呢?
但以推理悬疑见长的男频ip,就丝毫没有拖沓的余地。同样都是升级打怪,女频ip的代入感也比男频ip强太多了。
看着魏璎珞从宫女到妃子,怎么就比看着林动从少年到男人更带感呢?或许不止是女性观众更易共情,还输在男性观众的倒戈上。
一个普遍却有趣的现象是,女性观众不一定会看成功的男性ip,男性观众却有很大几率被成功的女性ip所感染。富察皇后跳楼和傅恒战死的两集,抖音上出现了大批男性观众泣不成声的短视频。
口嫌体正直的男性观众,大多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甄嬛传》《延禧攻略》。但被女性朋友安利之后,看得比女观众还带劲?
单一案例还可以说是片方改编的不好,集体仆街那就得仔细想想是不是根子上就错了。
说得武断一点,男频+玄幻=死亡。《诛仙青云志》就饱受诟病,《择天记》也无声无息,《武动乾坤》和《斗破苍穹》皆开局不利,用铁一般的收视和口碑提醒着创作者们清醒一点。
可以给这些电视剧找一万种理由和借口:剧情注水、演技堪忧、改编不当。可一个无法掩盖的共性就是,男频ip尤其是最热的玄幻题材,可能真的不适合改编电视剧。
也许从拍摄初衷来看,选择尝试不同的类型,其实是与过去的自己对抗。当创作方法、镜头语言面临逼近天花板的阵痛,他亟需新变化来浇灌接下去的创作。
但事实给了诚实沉重的一击。张黎仍是那个能用电影语言拍电视剧的导演,但他用自己的作品口碑验证——影视圈曾笃信的男频ip+流量明星的模式真的错了。
宁远用一句话概括《武动乾坤》:一个出身草莽、身无长技的平凡少年林动的流浪冒险之旅。导演将之归纳为英雄少年成长记,虽是玄幻背景,但核心依旧是讲人。只是这次年龄下沉到青年,讲他们面临困境,如何突破。
导演的背书,让向来对玄幻题材避之不及的人,为《武动乾坤》贡献了些许收视和点击。但几集看罢,即可认定:即便擅长男性剧的导演也挽救不了“玄幻男频”这款毒药。
张黎没错,杨洋没错,是男频玄幻错了。
杨洋演得卖力,导演则呈现了个人一以贯之的电视美学表达。黑白定格闪回、人物局部特写、不规则运镜、大量唯美空镜,都是高妙的拍摄手法。
唯一阴差阳错的就是与男频玄幻的磁场冲突,好比再优秀的大厨也无法融合性质相冲的两样食材。
问题出在先期认同与认同出错上,男频ip在被影视化之前都拥有广泛的男性受众和良好的品牌效应。但影视化却经常破坏大部分原著党的先期认同。
究其根本,男频小说影视化,始终处在一种只能拍给女性看的错位境遇中。
平凡少年打怪升级的男频玄幻小说,在改编成电视剧之后,基本就成为了女性观众的舔屏之作。《诛仙青云志》《择天记》《武动乾坤》《斗破苍穹》的男主分别是李易峰、鹿晗、杨洋、吴磊。
很显然,这些大男主电视剧的目标也是收割少女心。遗憾的是升级打怪的剧情对于女生来说,真的很没意思。
争取男性观众呢?
男频作品的一大魅力在于复杂的世界观以及各大家族、各种势力的纷争与恩仇,这些场景的还原,在现有技术水平以及投资环境下并不容易实现,况且主演还是不招男人待见的小鲜肉。
这种用户双向错位,最终导致男频改编的投入普遍大于女频改编,扑街率也远高于女频改编。场景恢弘的男频ip普遍投资巨大,《九州海上牧云记》投了3亿,《择天记》投了近4亿,《武动乾坤》更高达6亿。
只能说投资越大,吐血越多。
白天不懂夜的黑!
如果让男性观众票选男频ip的主演,恐怕大部分我们所看到的阵容都将不复存在。男频ip的受众是男性读者,制片方想照顾的却是女性观众,启用流量小鲜肉,最终造出金刚芭比一般的男频玄幻剧?
人家要妥妥的少年感,结果鲜肉已经油腻;人家要失意发疯,结果鲜肉把自己弄成了个傻子;人家要兄弟的铁血柔情,结果鲜肉搞得像是姐妹情深。
一千个读者里有一千个萧炎,但《斗破苍穹》就是能给你第一千零一个,惊喜不兄弟?
流量崇拜在女频改编剧或许喜忧参半,但在男性观众这里是休想行得通。类型决定着作品的受众群体分布,小说与影视剧属于两种不同媒介的作品,受众群体分布具有各自不同特性。男频ip要想成功,需要讨好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不少男频大ip的上马,都是瞄准了《琅琊榜》的成功,但却忽略《琅琊榜》的原著本是耽美转型的男频。
《琅琊榜》如何在稳住大部分男性观众的同时,迎合基数更为庞大、在社交网络也更为活跃的女性观众,并不是单靠制作精良就能两边讨好,须得灵魂深处闹革命。
类型与原著基本保持一致性,架空历史观的古装权谋复仇剧是对该剧最直观的描述,而少量的“武侠”“耽美”“言情”则成为其类型以及风格上的重要点缀:
这两者之间的关系,非常类似于当下主流文化与青年亚文化之间的关系,切合当下大多数观众对于影视文本的审美需求。
男性观众对于传统的古装权谋复仇剧具有深厚的审美需求,而女性观众对于耽美言情又有着不可割舍的迷恋之情。
脚踏两条船的游刃有余体现在,《琅琊榜》在类型上保持一主一次的关系,在男性观众的审美需求中加入女性观众的审美需求,同时又没有造成女性元素的喧宾夺主,做到高程度的两性审美融合。
在电视观众仍然是女性为主的大环境下,男频ip的生存空间进一步被夹逼:单纯的男频题材近乎绝迹,想要获得成功必须做到两性审美融合。而市场上的大多数男频,却把自己弄成不伦不类的中间态。
男性观众不过瘾,女性观众不沉迷,男人也爱女人戏。
男频改编还存在着一个技术性难题,那就是男频小说几乎不存在平行叙事。不管篇幅多大,世界观多宏伟,基本都是采用传统的线性叙事。
但电视剧却没办法用这样的方法讲故事。因此在男频小说中明明目不暇接、酣畅淋漓的快节奏,放到改编影视剧中,节奏却有所放缓,这也不单是注水的锅。
同样的叙事困境下,女频ip的节奏缓慢却更容易获得观众的宽容。因为情情爱爱的事,怎么能讲逻辑、讲效率呢?
但以推理悬疑见长的男频ip,就丝毫没有拖沓的余地。同样都是升级打怪,女频ip的代入感也比男频ip强太多了。
看着魏璎珞从宫女到妃子,怎么就比看着林动从少年到男人更带感呢?或许不止是女性观众更易共情,还输在男性观众的倒戈上。
一个普遍却有趣的现象是,女性观众不一定会看成功的男性ip,男性观众却有很大几率被成功的女性ip所感染。富察皇后跳楼和傅恒战死的两集,抖音上出现了大批男性观众泣不成声的短视频。
口嫌体正直的男性观众,大多一开始并不知道什么《甄嬛传》《延禧攻略》。但被女性朋友安利之后,看得比女观众还带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