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3章
现在营销公关是门学问,尤其在等级森严、粉丝敏感的娱乐圈,title更是重中之重,多一个字可能就差了一个等级。高高在上的金主爸爸,也难免进入粉丝得罪不得、艺人得罪不起的两难境地。
在一个品牌同时期有多位代言人已经成为普遍情况的当下,品牌方对title是绞尽脑汁、暗藏玄机,简直足见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首先代言同一品牌,不同的称谓意味着不同的代言等级和待遇。一些奢侈品牌会根据不同明星的咖位设计出很多头衔。
代言人金字塔从上到下依次为品牌形象代言人、产品代言人、地区形象大使、地区系列大使,最近几年还衍生出品牌挚友、品牌缪斯等代言人变种。
这几年偏爱批量找明星代言人的各大手机品牌也开始在代言人title下功夫。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较快,类型也繁多,一般代言人的咖位体现在主线和复线的产品上。
以华为为例,主打海外市场高端用户的p系列与mate系列,选择著名演员和著名球星来当代言人;子品牌荣耀的代言人则多为品质型艺人,例如胡歌。
而华为nova官宣张艺兴代言,两天后又官宣关晓彤。这些明星的统一身份都是代言人,没有title之分。
而像vivo、oppo这样同一款机型的多位代言人,也会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比如oppo的代言人杨幂、李易峰、鹿晗,都是oppo明星家族的成员。
有些名称上不便统一的,就会在title上巧妙区分。比如荣耀自去年官宣胡歌为荣耀品牌代言人,主打荣耀9系列。再到去年11月底官宣赵丽颖为荣耀品牌首位女代言人。这个取title的方式就很讨巧,大家咖位差不多,title也差不多,各方都很满意。
其实华为这次搞出这个幺蛾子,很明显是想加入新鲜血液。其他手机品牌也都有很多平行代言人,华为同时聘请一位内地代言人和一位全球代言人本无可厚非。
但在title的设置上,特别是给张艺兴的空头支票,就显得有些贪心了吧?
张艺兴的粉丝觉得自己爱豆被消费,确实不算粉丝事儿多。毕竟当初华为nova作为新产品,张艺兴粉丝的购买力和推广力,都是不容抹杀的。
品牌商更替代言人时,一定不能厚此薄彼,更不宜脚踩两条船,毕竟好聚好散,日后还要江湖相见。粉丝维权这几天,无法避免的会影响到品牌形象。
说到底连华为这样的硬派品牌都明晃晃的加入到抢明星代言的浪潮中,看中的无非是粉丝的购买力和传播力。
随着90后95后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其购买力之强、决策方式之情绪化,都被商家垂涎。另外在应援圈,粉丝对于爱豆的支持必须是真金白银,购买爱豆代言产品那也是毫不含糊。
粉丝其实也看得清商家昭然若揭的圈钱之心。但在竞争意识强烈的饭圈,粉丝们往往抱着别家有,我爱豆就必须有,xx女孩绝不认输的心理,通常会识破后仍然甘心落入这营销陷阱。这也是为了彰显爱豆的带货能力,获得品牌认可,以便争取更多代言机会。
这个定制不单单是印个签名、做个明星联名包装就草草了事。很多品牌更是在做内容营销,有签名、cd、明星独家语音、专属壁纸,还有线下活动的结合,可谓是各个击破粉丝的防线。
但内容营销玩好了叫粉丝福利,玩不好就是消费粉丝,而这一切的决定权和标准都在于粉丝的感受。
比如前段时间国内珠宝品牌ido因为将偶像练习生8名代言人单人款的销量做公开排名,并且在不同等级的排名上配了不同表情,引发粉丝众怒,不得不出面道歉,大大败了好感。
品牌为团体代言设置单人款供粉丝购买,其实是很常见的操作。既能刺激各家粉丝之间攀比数据从而带动销售,又能让唯粉心满意足。此前tfboys的很多产品代言都设置了单人款,有些还会有组合款,销量都不差。
ido之所以败了好感,就是急于变现,忽略对粉丝心理的把握。粉丝不同于其他消费个体,她们的消费行为以情绪为主导,最注重的是掏钱能为爱豆带来什么。
品牌给差生贴标签的打榜方式,意味着粉丝们纵使一掷千金,还是有可能将爱豆推向遭人鄙视的尴尬处境。
华为此次把张艺兴和易烊千玺摆在了不平等的代言位置,其实也是类似的错误。既想两边的粉丝力都拿到手,最好还能刺激两边粉丝进入激进赛跑坐收渔利。
可惜粉丝毕竟不是品牌想象中那种人傻钱多,特别是张艺兴粉丝此次作战也算策略明确,始终针对品牌方华为,并未与易烊千玺方面发生冲突。
互相成全又互相牵制,是品牌、明星和粉丝之间关系最好的形容,三方之间永远只能维持动态平衡。
比如在双方的合同中,可能对代言人的细则并没有太过明确,对于新旧代言的更迭也缺少界定。毕竟之前关于代言人title的冲突,确实少见。不过这个前车之鉴,估计未来代言人合同又要增加条款了。
而明星和品牌之间一直也是相爱相杀又带着风险,选择代言人就像买股票,在合适的时机,基于长远的判断,以正确的姿态建立合作,极其关键。
比如明星出现严重的负面新闻,危机评估已成为近几年公关公司给品牌方做代言人选择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像前段时间的薛之谦、白百合都让一些品牌措手不及。
除了负面新闻,还有鹿晗这种公布恋情的。流量小生自杀性公布恋情估计也让品牌流了一把辛酸泪。公布恋情的当天下午,就有偏激的粉丝把小鹿的人形立牌扔进垃圾桶?
品牌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就更微妙,粉丝是表达欲相当强烈的群体,她们会在社交网络上晒单安利偶像代言的产品,也会毫不避讳地吐槽。
加上如今粉丝话语权越来越大,综艺节目动不动就道歉,粉丝越来越有逆天改命的势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是说着玩的。
在品牌、明星和粉丝三方中,粉丝的身份最为特别。粉丝既是明星商业价值的体现,又是品牌的扬声器,更是个体消费者。有时粉丝不止撕品牌,还撕明星团队。
嫌弃自家爱豆代言的品牌太low,还就撕成功了。粉丝是一个巨大情感共同体,不像品牌和明星都是有商业考量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是最难猜也最难控制的。
如何让代言成为粉丝眼中的福利,让粉丝觉得这钱花得爽花得值,将是品牌长久的课题。
在一个品牌同时期有多位代言人已经成为普遍情况的当下,品牌方对title是绞尽脑汁、暗藏玄机,简直足见中华文字的博大精深。
首先代言同一品牌,不同的称谓意味着不同的代言等级和待遇。一些奢侈品牌会根据不同明星的咖位设计出很多头衔。
代言人金字塔从上到下依次为品牌形象代言人、产品代言人、地区形象大使、地区系列大使,最近几年还衍生出品牌挚友、品牌缪斯等代言人变种。
这几年偏爱批量找明星代言人的各大手机品牌也开始在代言人title下功夫。手机更新迭代的速度较快,类型也繁多,一般代言人的咖位体现在主线和复线的产品上。
以华为为例,主打海外市场高端用户的p系列与mate系列,选择著名演员和著名球星来当代言人;子品牌荣耀的代言人则多为品质型艺人,例如胡歌。
而华为nova官宣张艺兴代言,两天后又官宣关晓彤。这些明星的统一身份都是代言人,没有title之分。
而像vivo、oppo这样同一款机型的多位代言人,也会尽量做到一碗水端平。比如oppo的代言人杨幂、李易峰、鹿晗,都是oppo明星家族的成员。
有些名称上不便统一的,就会在title上巧妙区分。比如荣耀自去年官宣胡歌为荣耀品牌代言人,主打荣耀9系列。再到去年11月底官宣赵丽颖为荣耀品牌首位女代言人。这个取title的方式就很讨巧,大家咖位差不多,title也差不多,各方都很满意。
其实华为这次搞出这个幺蛾子,很明显是想加入新鲜血液。其他手机品牌也都有很多平行代言人,华为同时聘请一位内地代言人和一位全球代言人本无可厚非。
但在title的设置上,特别是给张艺兴的空头支票,就显得有些贪心了吧?
张艺兴的粉丝觉得自己爱豆被消费,确实不算粉丝事儿多。毕竟当初华为nova作为新产品,张艺兴粉丝的购买力和推广力,都是不容抹杀的。
品牌商更替代言人时,一定不能厚此薄彼,更不宜脚踩两条船,毕竟好聚好散,日后还要江湖相见。粉丝维权这几天,无法避免的会影响到品牌形象。
说到底连华为这样的硬派品牌都明晃晃的加入到抢明星代言的浪潮中,看中的无非是粉丝的购买力和传播力。
随着90后95后成为主流消费人群,其购买力之强、决策方式之情绪化,都被商家垂涎。另外在应援圈,粉丝对于爱豆的支持必须是真金白银,购买爱豆代言产品那也是毫不含糊。
粉丝其实也看得清商家昭然若揭的圈钱之心。但在竞争意识强烈的饭圈,粉丝们往往抱着别家有,我爱豆就必须有,xx女孩绝不认输的心理,通常会识破后仍然甘心落入这营销陷阱。这也是为了彰显爱豆的带货能力,获得品牌认可,以便争取更多代言机会。
这个定制不单单是印个签名、做个明星联名包装就草草了事。很多品牌更是在做内容营销,有签名、cd、明星独家语音、专属壁纸,还有线下活动的结合,可谓是各个击破粉丝的防线。
但内容营销玩好了叫粉丝福利,玩不好就是消费粉丝,而这一切的决定权和标准都在于粉丝的感受。
比如前段时间国内珠宝品牌ido因为将偶像练习生8名代言人单人款的销量做公开排名,并且在不同等级的排名上配了不同表情,引发粉丝众怒,不得不出面道歉,大大败了好感。
品牌为团体代言设置单人款供粉丝购买,其实是很常见的操作。既能刺激各家粉丝之间攀比数据从而带动销售,又能让唯粉心满意足。此前tfboys的很多产品代言都设置了单人款,有些还会有组合款,销量都不差。
ido之所以败了好感,就是急于变现,忽略对粉丝心理的把握。粉丝不同于其他消费个体,她们的消费行为以情绪为主导,最注重的是掏钱能为爱豆带来什么。
品牌给差生贴标签的打榜方式,意味着粉丝们纵使一掷千金,还是有可能将爱豆推向遭人鄙视的尴尬处境。
华为此次把张艺兴和易烊千玺摆在了不平等的代言位置,其实也是类似的错误。既想两边的粉丝力都拿到手,最好还能刺激两边粉丝进入激进赛跑坐收渔利。
可惜粉丝毕竟不是品牌想象中那种人傻钱多,特别是张艺兴粉丝此次作战也算策略明确,始终针对品牌方华为,并未与易烊千玺方面发生冲突。
互相成全又互相牵制,是品牌、明星和粉丝之间关系最好的形容,三方之间永远只能维持动态平衡。
比如在双方的合同中,可能对代言人的细则并没有太过明确,对于新旧代言的更迭也缺少界定。毕竟之前关于代言人title的冲突,确实少见。不过这个前车之鉴,估计未来代言人合同又要增加条款了。
而明星和品牌之间一直也是相爱相杀又带着风险,选择代言人就像买股票,在合适的时机,基于长远的判断,以正确的姿态建立合作,极其关键。
比如明星出现严重的负面新闻,危机评估已成为近几年公关公司给品牌方做代言人选择时的一项重要指标。像前段时间的薛之谦、白百合都让一些品牌措手不及。
除了负面新闻,还有鹿晗这种公布恋情的。流量小生自杀性公布恋情估计也让品牌流了一把辛酸泪。公布恋情的当天下午,就有偏激的粉丝把小鹿的人形立牌扔进垃圾桶?
品牌和粉丝之间的关系就更微妙,粉丝是表达欲相当强烈的群体,她们会在社交网络上晒单安利偶像代言的产品,也会毫不避讳地吐槽。
加上如今粉丝话语权越来越大,综艺节目动不动就道歉,粉丝越来越有逆天改命的势头。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可不是说着玩的。
在品牌、明星和粉丝三方中,粉丝的身份最为特别。粉丝既是明星商业价值的体现,又是品牌的扬声器,更是个体消费者。有时粉丝不止撕品牌,还撕明星团队。
嫌弃自家爱豆代言的品牌太low,还就撕成功了。粉丝是一个巨大情感共同体,不像品牌和明星都是有商业考量的利益共同体,因此是最难猜也最难控制的。
如何让代言成为粉丝眼中的福利,让粉丝觉得这钱花得爽花得值,将是品牌长久的课题。